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7年  第32卷  第2期

材料检测技术及失效分析
材料疲劳与断裂试验中的若干问题(2)
张亚军, 党恒耀
2017, 32(2): 1-6. doi: 10.19515/j.cnki.1003-1545.2017.02.001
摘要:
材料疲劳与断裂试验结果是否准确有效通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试验原始数据的不同处理方法和试验环境两个方面分析讨论其对材料疲劳与断裂性能试验处理结果的影响,为获得准确可靠的试验数据及其在工程设计及可靠性服役评估等方面提供支持。
焊接
CaO-SiO2-CaF2三元含氟焊接渣系熔点计算模型
何磊, 薛钢, 朱丙坤
2017, 32(2): 7-10. doi: 10.19515/j.cnki.1003-1545.2017.02.002
摘要:
测量了30组不同组成的CaO-SiO2-CaF2三元含氟渣系的熔点,对19组有效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CaO、SiO2和CaF2三种物质对该渣系熔点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渣系熔点与其成分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397.796X1-393.211X2-423.507X3-4.817X12+3.045X22-2.658X32-9.969X1/X2-23.773X2/X3+15334.695X3/X1+6 031.319。X1为CaO的质量分数,X2为SiO2的质量分数,X3为CaF2的质量分数。
低合金耐热钢焊条CJR307的电弧特性与熔滴过渡行为研究
宋昌宝, 徐文福, 王哲, 周海龙, 孟庆润, 吕奎清
2017, 32(2): 11-17. doi: 10.19515/j.cnki.1003-1545.2017.02.003
摘要:
研究了金红石对低合金耐热钢焊条CJR307的电弧特性及熔滴过渡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金红石含量从0增加至8%(w)时,焊条短路时间概率分布特征值t50从6.56 ms逐渐降低至5.58 ms,电弧稳定性增加、飞溅减小,工艺性能显著改善。随着焊条药皮中金红石含量的增加,熔敷金属化学成分中C、Mn增加,Si降低;熔敷金属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呈现增加的趋势,-20℃低温冲击功先增加后降低,在金红石含量为4%时,冲击功平均值达到128 J。
药芯焊丝Mo含量对低合金钢焊缝金属性能影响
孔红雨, 朱官朋, 曾志伟, 郭纯, 姚润钢
2017, 32(2): 18-22. doi: 10.19515/j.cnki.1003-1545.2017.02.004
摘要:
通过在金红石型药芯焊丝中加入不同含量的金属Mo,研究了Mo对熔敷金属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药芯焊丝中的Mo基本全部过渡到焊缝中;添加微量Mo时,焊缝金属强度显著提升,同时冲击韧性恶化严重;进一步增加Mo含量,焊缝金属强化效果不明显,而冲击性能继续下降。组织分析发现,增加焊丝中的Mo含量,首先会降低奥氏体转变温度,增加基体中的碳化物析出相;继续增加Mo时,碳化物含量减少,但M-A组元含量增加,导致韧性持续下降。
材料研究
纤维热氧-接枝处理与基体改性对CF/V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杨瑞瑞, 胡万成, 陶红波
2017, 32(2): 23-28. doi: 10.19515/j.cnki.1003-1545.2017.02.005
摘要:
针对碳纤维增强乙烯基酯树脂(CF/VE)复合材料界面性能薄弱的问题,通过热氧-接枝的方法对碳纤维表面进行改性,通过添加偶联剂改性树脂,并采用真空辅助成型工艺制备了CF/VE复合材料。通过纤维扫描电镜(SEM)表征和CF/V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动态力学测试、界面粘结参数计算以及界面的微观表征验证改性方法的效果。SEM测试表明改性后纤维比表面积和粗糙度提高;TGA测试表明碳纤维氧化温度大于210℃,且氧化温度在600℃时,CF/VE复合材料综合性能最佳;CF/VE复合材料界面性能随隅联剂质量浓度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且在其质量浓度为1%时,层间剪切强度最大,相对于未改性CF/VE复合材料的提高了74.3%;动态力学性能测试(DMA)表明改性CF/VE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较未改性的提高了约10℃;界面粘结参数Aα的定量计算表明改性CF/VE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得到较大改善。
乙烯基酯复合材料/橡胶界面性能研究
彭运松, 郭万涛, 陶红波, 杨勇
2017, 32(2): 29-33. doi: 10.19515/j.cnki.1003-1545.2017.02.006
摘要:
通过对橡胶表面进行处理并涂刷柔性过渡层,研究橡胶与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的界面粘接性能。结果表明,橡胶表面经过化学处理后,出现大量细小微裂纹,使得橡胶与乙烯基酯复合材料的界面粘接强度得到大幅度提高;在经过化学处理后的橡胶表面涂刷柔性能渡层,二者界面剥离强度提高到2.90 kN/m,粘合强度达到2.30 MPa。
缠绕成型混杂纤维复合材料静态拉伸性能研究
陶雷, 韩克清, 孙泽玉, 高洪平, 朱姝, 余木火
2017, 32(2): 34-40. doi: 10.19515/j.cnki.1003-1545.2017.02.007
摘要:
研究了T700碳纤维/玻璃纤维、T700碳纤维/玄武岩纤维不同纤维配比混杂材料的层合板拉伸性能。结果表明,混杂纤维层合板的拉伸性能随着碳纤维含量提高而提高;高断裂位移的纤维可以提高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复合材料模量混杂公式得到的理论值与实际测量值比较接近;加入玻璃纤维或玄武岩纤维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韧性,同时节省成本。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环境加速老化性能研究
张笑梅, 郭万涛
2017, 32(2): 41-46. doi: 10.19515/j.cnki.1003-1545.2017.02.008
摘要:
分析了复合材料湿热和热氧老化机理,对层合板复合材料及夹芯复合材料进行交变湿热和高低温加速环境试验,研究了材料的质量、弯曲性能等随老化环境、老化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湿热和高低温环境稳定性,夹芯复合材料较层合板复合材料表现为更佳的性能稳定性。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装甲防护性能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徐鲁杰, 李想, 马武伟
2017, 32(2): 47-53. doi: 10.19515/j.cnki.1003-1545.2017.02.009
摘要:
本文从树脂基体、增强材料以及成型工艺等多方面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开展了舰船防护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研究工作,分析了各因素对复合材料装甲材料防护12.7 mm穿燃弹性能的影响,找出了较优的树脂配方、增强纤维以及成型工艺参数。
超细碳化钨介质球磨工艺的研究
朱伟俊
2017, 32(2): 54-58. doi: 10.19515/j.cnki.1003-1545.2017.02.010
摘要:
对介质球磨法制取超细碳化钨粉末进行了研究。实验探讨了不同线速度、磨球尺寸、分散剂的添加对初始粒径约1μm的碳化钨粉末的介质球磨工艺的影响。根据W=P·t,在保持能耗不变的情况下得到了粒度与线速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在一定粒度范围内选择最有效的线速度。同时,采取分阶段球磨的球磨效率要高于单一线速度球磨,可实现用更少的成本达到相同粒度。此外,球磨时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分散剂,粉末粒度越小时分散效果越明显,实验中在输出功率不变时,与不添加分散剂对比,其时间效率提高了13%,最终的粉末也呈现很好的分散性。最后,磨球尺寸的大小可决定最终粒度的大小。因此,根据目标粒度采用合适的磨球尺寸和球磨工艺才能达到最高的球磨效率。
电弧增材制造成形工艺影响因素研究
高福洋, 赵文光, 高奇, 张明辉, 孙二举, 刘志颖, 蒋鹏
2017, 32(2): 59-63. doi: 10.19515/j.cnki.1003-1545.2017.02.011
摘要:
采用Ti6321A焊丝进行电弧增材制造,研究了焊枪姿态和摆动参数等工艺因素对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焊枪角度对增材制造焊缝堆焊成形形貌具有显著的影响,当焊枪姿态由推焊变化到拉焊时,焊缝熔宽减小,余高变高,即焊缝表面铺展能力减弱;焊缝熔深在焊枪垂直时达到最大值。焊枪摆动会使增材制造表面呈现纹路特征,纹路之间的宽度直接由摆长参数决定,摆宽对焊缝熔宽有显著影响,呈近似线性关系。
12CrNi5MoV锻钢的回火脆特性研究
姚智颖, 王任甫, 薛钢, 牛继承
2017, 32(2): 64-67. doi: 10.19515/j.cnki.1003-1545.2017.02.012
摘要:
研究了系列温度回火处理的12CrNi5MoV锻钢的夏比冲击试验,并采用扫描电镜对冲击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CrNi5MoV锻钢存在两个回火脆温度,分别为400℃和570℃。与原始调质态相比,400℃回火和570℃回火分别使-20℃冲击功下降了52%和47%。
水下修复防腐涂料用环氧树脂改性研究
黄从树
2017, 32(2): 68-73. doi: 10.19515/j.cnki.1003-1545.2017.02.013
摘要:
通过合成工艺优化,成功制备了叠氮化环氧树脂E20-N3,并将E51树脂与E20-N3树脂按质量比80∶20共混,得到的树脂清漆固化后的附着力可达16.1 MPa,较未改性树脂清漆的附着力有大幅度提高。
Ti/IrO2-Ta2O5-SnO2氧化物阳极的锰中毒现象及其反向电解活化试验研究
王辉, 王海涛, 许实, 王洪仁, 于航, 吕炎
2017, 32(2): 74-79. doi: 10.19515/j.cnki.1003-1545.2017.02.014
摘要:

制备了“锰中毒”的氧化物阳极试样,利用循环伏安测试等电化学方法和扫描电镜等物理表征手段研究了阳极中毒的原因,并研究了恒电流反向电解法清除阳极表面沉积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阳极发生“锰中毒”现象,是因为阳极电位达到1.1 V时,Mn2+会被氧化成MnO2并在阳极表面形成沉积层。反向电解法可以有效活化锰中毒阳极,恒电流法反向电解的最佳电流密度为0.10 mA/cm2

聚噻吩/碳纳米管复合物的元件制作及其气敏响应性的应用测试
张常虎
2017, 32(2): 80-85. doi: 10.19515/j.cnki.1003-1545.2017.02.015
摘要:
本文通过化学氧化法以3,4-乙撑二氧噻吩聚合聚3,4-乙撑二氧噻吩(PEDOT),得到固体粉末样品,用液体胶水作为联体,在其掺杂功能化碳纳米管(f-CNTS)与聚噻吩,制备了复合纳米材料,并制作系列工作电极,利用自制气敏装置,应用于含甲醛的饱和汽体测试研究。测试数据表明,掺杂不同含量的碳纳米管与聚噻吩,对不同浓度的甲醛气敏响应性测试,由其电极材料的微型结构的变化,电阻规律性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气敏响应性。同时,与单一种物质作用相比,复合材料膜有更好的电子传递行为,表现灵敏的响应性。
注射法制备1-3连通压电复合材料及性能研究
张建芹, 王清海, 刘爱云, 陶炜, 魏化震, 李承荣
2017, 32(2): 86-88. doi: 10.19515/j.cnki.1003-1545.2017.02.016
摘要:
采用陶瓷注射成型技术制备PZT陶瓷阵列,经过脱脂、烧结、灌注环氧树脂以及后加工得到长径比为4~5的1-3连通压电复合材料,并对其压电性能和机电转换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压电系数d33达到400p C/N以上,与压电陶瓷的相当;纵横耦合比kt/kp在2左右,高于PZT陶瓷的纵横耦合比。
养护温度对核防护用地聚合物早期强度影响研究
辛颖, 康青, 沈志强
2017, 32(2): 89-93. doi: 10.19515/j.cnki.1003-1545.2017.02.017
摘要:
分析了养护温度、养护时间及砂子种类对核防护用地聚合物强度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温度响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养护温度对核防护用地聚合物的早期强度影响巨大,温度越高,早期强度越高,强度提升越快;发现养护温度对养护时间6.5小时以上地聚合物样品的影响不大,且不能改变地聚合物的最终强度;掺合湖北砂的地聚合物样品强度最高,性能最好。
基座隔振性能结构设计及性能评价
吴医博, 郭万涛, 冀冰, 赵树磊
2017, 32(2): 94-99. doi: 10.19515/j.cnki.1003-1545.2017.02.018
摘要:
利用有限元软件Patran/Nastran,对基座的隔振性能进行结构设计,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了不同结构形式对隔振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的基座结构形式,并进行了隔振性能试验验证。
综述
内孔焊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梅文佳, 雷小伟, 郭小辉, 任冠鹏, 徐家磊
2017, 32(2): 100-104. doi: 10.19515/j.cnki.1003-1545.2017.02.019
摘要:
内孔焊和端面焊是管壳式换热器最常用的管板和换热管的连接方式。由于技术及焊接设备限制,目前端面焊是管壳式换热器管板-换热管连接的常用焊接方式,但内孔焊在对提高换热器寿命和可靠性方面优于端面焊设计。因此,分析了不同形式内孔焊管板焊接的实现形式及特点,介绍了目前内孔焊技术的应用和内孔焊设备的研制现状,并对内孔焊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代森锌检测方法综述
陈翔峰, 曾庆磊, 曾登峰, 陶乃旺
2017, 32(2): 105-112. doi: 10.19515/j.cnki.1003-1545.2017.02.020
摘要:
介绍了代森锌的结构、理化性质及危害,总结了分光光度法、顶空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对代森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提出各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并对防污涂料中代森锌的检测进行了先期研究。